从六朝古都到首都心脏,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最值得跨越的竟是这庞然大物——中国博物馆,它不只是博物馆是历史长河的浓缩是文明脉搏的跳动。
嘿你是不是也觉得去国博?排队两小时参观半小时最后累成狗?其实我第一次去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后来我发现,你根本不懂它有多炸裂。
国博免费但预约是硬道理!每天限流8000人节假日更少。去年十一我同学硬闯结果被保安大叔“请”走了,灰头土脸。现在直接在国博公众号预约,选好时间不然你只能在门口闻着烤肉味儿流口水。
应对办法提早3天预约选工作日早上场次人少体验翻倍。记得带身份证不然门都进不去。
国博两层东边是历史,西边是艺术,历史馆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讲到现代,光看解释就得走10公里!去年我带我妈去她看10分钟就喊累其实精华在青铜器、瓷器区,5分钟就能看懂中国审美。
展厅 | 必看展品 | 耗时 |
青铜馆 | 后母戊鼎 | 30分钟 |
瓷器馆 | 汝窑天青碗 | 45分钟 |
化解办法用“国博参观路线”小程序,按兴趣选路线历史党挑重点,艺术党直奔西厅。
去年有个游客伸手摸兵马俑复制品,结果被保安“请”到保安室教育半小时,国博真品动辄几千年你摸一下或许就是文物“毁容”的导火索,不过有些互动展项能够摸,比如数字长城你还能“修复”城墙。
化解办法看标识!带小孩的家长尤其留意,提早跟孩子说“文物是玻璃糖,看不能摸”。
国博地下一层有咖啡厅和简餐区,人均30就能吃饱。不过去年我去时排队等了40分钟最后还是去王府井小吃街化解的。其实国博旁边就是广场,能够提前查好周边美食,比如前门大街的炸酱面,15块钱管饱。
解决办法:带点干粮或提前去附近解决,别被“国博盒饭”宰。
国博展厅很大但休息区其实不少,去年冬天我在北厅的长椅上睡了20分钟,醒来发现旁边一位老大爷也在闭目养神。其实你完全可以把参观变成“走五分钟歇十分钟”,反而能记住更多细节。
比如青铜馆的展柜灯光特别暗,你坐旁边等光线适应反而更能看清纹路。
解决办法:穿舒服的鞋带小靠垫把参观变成“文化养生”之旅。
有人觉得国博“免费”就是廉价代名词,但去年《宝藏》节目爆火后,我发现许多人着手为“免费”付费——买文创、买讲解、买体验。其实国博的“值不值”取决于你的期待:要深度文化体验?值得!要网红打卡?可能有点亏。
从南京到北京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文明时空!国博不只是博物馆是你与5000年对话的私人会客厅,现在就预约别让“下次再说”成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