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北京动物园老牌景点,每年吸引超500万人次,从郴州过来不简单总想玩得不一样,不过人太多排队两小时看五分钟动物,体验感真的差,咱们换个思路避开高峰发现小众乐趣!
你是不是也踩过坑?比如周末去熊猫馆人山人海,拍照都得仰着头,其实,早上去人少点不过早上的地铁也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去年我朋友去说“眼睛都快瞎了全是人头”。这体验谁受得了?
数据摆这儿你细品,其实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早鸟计划:6点开门就冲。我试过两次真的不一样,比如长颈鹿馆刚开门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长颈鹿慢悠悠地吃草那画面,美得像画。而且游客少拍照不手抖效果直接翻倍,不过得早起这点得有心理筹备。
这类沉浸感你试试就知道了。
小众路线水族馆+夜场。你知道吗?北京动物园水族馆人少,而且晚上有夜场。上次我去珊瑚灯一开五彩斑斓的,像进了海底世界。而且晚上人少能够慢慢看,工作人员还会讲冷知识。比如那个章鱼能变颜色我当时都惊了!
这类时候你会觉得,原来动物园还能这样玩。
主题日:动物保育互动,比如每周五的“大象保育日”,工作人员会讲大象的生活习性,还能近距离喂食(安全距离)。去年我去大象用鼻子接胡萝卜的样子,萌得我心都化了。而且此类活动参与感强比干看强多了。
周一 | 灵长类互动 |
周三 | 鸟类放飞 |
周五 | 大象保育 |
看看时间表挑个喜爱的去。
争议焦点科技与自然的平衡。其实动物园都在搞VR体验比如“虚拟非洲草原”。不过有人觉得这样是不是太假了?我个人觉得只要不喧宾夺主还是能够尝试的。比如VR看企鹅捕食比干看玻璃后的企鹅有意思多了。
数字不会骗人体验确实延长了。
我的小提议:带个蓝牙耳机。你知道吗?听讲解更方便还能隔绝噪音。而且带点小零食比如水果有些动物喜爱。不过别喂它们这是条例,上次我同事喂猴子被工作人员说了挺尴尬的。
避开人潮玩出花样,其实不难。早去、选小众、参加活动,这些方法你试试看。说不定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北京动物园。其实,旅行嘛开心最要紧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