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嘿,大家好!我是这次张北去重庆渣滓洞大型旅游团的其中一员。说实话,出发前我心里有点小激动,又有点说不清的沉重感。你知道的,这种红色旅游,感觉总是那么复杂。
我们团有差不多30个人,大多是第一次去渣滓洞。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有的说要看红岩里写的地方,有的说想感受一下历史氛围。我呢?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庄重一点,这可不是普通的景点。
从张北出发坐了差不多两天,终于到了重庆。哇,这山城地形确实名不虚传!上坡下坎,到处都是台阶,导航都经常没信号。不过说实话,这种“爬楼”的感觉还挺有意思的,让人一下子就进入了“艰苦奋斗”的氛围。
晚上住的地方条件一般,但导游说:“条件艰苦才能更好地体会当年先烈们的不易。”这话听着有点道理,但又觉得有点刻意。不过谁让咱们是来接受教育的呢?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直奔渣滓洞。说实话,😔 看到那灰色的砖墙和阴森的牢房,心里确实有点发毛。导游的声音也变得特别低沉:
走进牢房时,我特意放轻了脚步。你能想象吗?3平方米的小房间要住四五个人,冬天漏风夏天晒。看到牢房角落里那个小小的马桶,我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最让我震撼的是那面遗像墙,密密麻麻的全是年轻的面孔。导游说:“这些照片都是后来收集的,很多烈士连名字都没留下。”听到这里,我眼眶有点发热,突然觉得手里的矿泉水都变得有分量了。
第二天我们去的是白公馆和歌乐山。白公馆比渣滓洞更隐蔽,原来是的私人别墅,改作监狱后更加阴森。最可怕的是那个老虎凳,导游演示了一下,我看着都腿软。
在歌乐山,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说实话,🙏 站在墓碑前,感觉那些故事一下子变得真实起来。特别是看到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墓,那个孩子才9岁就被杀害了,真的让人心碎。
这次旅行确实让我思考了很多。比如:
说实话,我有点矛盾。一方面觉得这种教育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又担心它变得形式化。不过当我看到团里一个小姑娘主动整理陵园的落叶时,心里又觉得有了点希望。
项目 | 建议 |
---|---|
穿着 | 穿舒适鞋子,全程要走不少路 |
时间 | 建议安排至少2天,不要赶 |
准备 | 带纸巾,可能会情绪激动 |
讲解 | 强烈建议请专业讲解员,比手机导览好太多 |
回张北的上,我看着窗外飞驰的风景,心里五味杂陈。这次旅行确实沉重,但也很必要。我们这一代人可能永远无法真正体会那种年代的艰难,但至少,我们可以记住。
就像导游说的:“记住不是要我们仇恨,而是要我们珍惜。”这句话,我记在了心里。
如果你也计划去渣滓洞,希望我的这点小分享能帮到你。不过要记住,最重要的不是拍了多少照片,而是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祝大家旅途愉快,😊 但也别忘了带上思考。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