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风光和三亚的海岛风情,一直是国内旅游的热门选取,最近不少旅行社推出了从版纳出发,直达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的大型旅游团,这样的线路既满足了游客对两地风光的向往,又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服务,不过此类“一站式”旅游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此类情况?明明想去三亚玩水结果被旅行社打包进了“版纳+三亚”的大团,其实版纳和三亚的气候、景点类型差别挺大的,比如版纳是热带雨林湿度大,而三亚是海滨城市阳光强烈,你也许会想“这俩地方放一起行程会不会太赶?”
去年我陪朋友去了一趟,当时导游说:“版纳3天三亚4天时间刚刚好,”结果呢?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才睡,对比数据版纳人均停留时间缩短了40%,三亚的沙滩时间少了30%,你想想这么赶哪还有心情好好玩?
你以为坐飞机就能轻松抵达?其实不然,大型旅游团一般是大巴+飞机的组合。比如从版纳到三亚要先坐2小时大巴到机场,再飞1.5小时。路上堵车是常态有一次咱们堵了1个多小时,导游还安慰说:“没事正好补个觉。”你信吗?
对比自驾自由行的话版纳到三亚能够分两天玩,中间在昆明停留。但旅游团不行务必赶时间。有个阿姨说:“我坐车坐到腰疼还不如在家躺一天。”这话糙理不糙对吧?
半山半岛帆船港的酒店看起来很高级,但旅游团住的未必是那种。比如咱们团住的是“帆船港附近”的酒店,步行要20分钟。你猜怎么着?酒店宣传图和实际房间差了不止一点。记得当时房间空调不制冷,前台说:“旺季就这样。”
数据对比:同价位自由行游客选取帆船港内酒店的占比是78%,而跟团游客只有22%。这解释了什么?你懂的。其实住宿体验直接作用了整个旅行的满意度,这一点许多人忽略了。
旅游团的餐标往往是30-50元/人,你或许会觉得“三亚那么贵30块能吃啥?”确实有次晚餐是“海鲜自助”,结果只有几只小虾。导游解释:“海鲜不新鲜了下次补。”下次?下次是哪次啊。
对比自由行:我在网上订的50元套餐,还能选菜。不过大型团人多点菜慢,等你吃上饭饭都凉了。有个小伙子直接说“还不如啃面包。”这话虽然夸张但反映了真实感受。
三亚的购物点是旅游团的重头戏。导游会带你去“特产店”,说:“自愿消费不强制。”但实际情况呢?我们团有老人被忽悠买了2000多的珍珠,其实那些店的价格比市场价高3倍不止。你想想一天逛3个店哪还有时间看海?
有个东北大哥直接说:“我花钱买罪受啊。”这话虽然难听但确实点醒了许多人。其实购物点的时间占比高达40%,而真正玩的时间只有60%。
人群适应性分析这类旅游团适合谁?年轻人?老人?其实都不太适合。年轻人或许觉得太累老人又受不了赶路,不过带孩子的家庭有或许觉得“一站式”省心。比如我同事家孩子3岁跟着团走了10天,回来就生病了,你想想每天换地方孩子能适应吗?
对比数据自由行游客的平均年龄是35岁,而跟团游客是50岁。这解释什么?年轻人更愿意自身安排。其实旅游的本质是放松不是赶路。
跟团游 | 自由行 |
行程固定 | 自由安排 |
人均节省约15% | 人均花费高30% |
满意度约60% | 满意度约85% |
大型旅游团会消失吗?我觉得不会但会转变。比如现在有的团着手提供“半自由行”,就是住的地方固定但游玩时间自身定。其实这就是市场在更改。不过像版纳+三亚这类跨度大的组合,或许还是不太受欢迎。
有导游私下说:“现在年轻人都不跟团了,都是爸妈带爸妈,”这话虽然有点绝对但反映了市场变化。你呢?下次旅游你会选取跟团还是自由行?
其实旅游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就像我朋友说的“跟团是花钱买省心自由行是花钱买体验,”你更看重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