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从湖北咸宁出发一路南下到三亚半山半岛帆船港,这条路线藏着不少吃货才懂的秘密,沿途风景变换但真正让人心动的还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小吃,比如咸宁的桂花糕三亚的清补凉,每一口都是记忆的味道。
每次旅行前你是不是都在攻略里疯狂复制粘贴?其实真正好吃的小吃往往藏在不起眼的小巷里,比如三亚的抱罗粉本地人排队半小时游客却不知道在哪,数据对比网红店排队时间平均15分钟,本地小店平均40分钟你说值不值?
别以为咸宁只有桂花糕,比如咸宁的“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价格只要5块钱,对比三亚同类小吃贵3倍,记得上次我路过一家小店,老板说“来尝尝这个比城里那些精装修的好吃多了。”果然一口下去灵魂都被抓住了。
从咸宁到三亚必经海口。骑楼老街里有一家“老海口粉店”,当地人每天光顾。老板娘说:“每天卖500碗粉游客不到10%。”对比数据:网红店游客占比65%你说哪个更地道?记得那天我坐在门口听着街坊聊天,嗦一碗粉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小吃名 | 人均 | 推荐指数 |
海南粉 | 12元 | ⭐⭐⭐⭐⭐ |
糟粕醋 | 8元 | ⭐⭐⭐⭐ |
到了三亚清补凉是绕不开的。不过别去景区里那些装修得像“清吧”的地方,性价比低得惊人。比如帆船港附近一家“阿婆清补凉”,排队的人挤满巷子一碗才10块钱,对比景区价格便宜5块,记得有次和本地朋友聊天,他说“清补凉要吃本地人排队的,不然就是交智商税。”
重点提示:清补凉配料越多越好吃,至少10种以上才够味。
其实半山半岛帆船港周边,藏着不少本地人才知道的美食。比如“老王海鲜”每天只卖早上捕捞的价格比市场低20%。不过环境就是大排档要是你追求精致,或许要失望了。上次我和朋友去老板直接从冰箱里拿出活蹦乱跳的螃蟹,说:“吃海鲜就吃活的不然不如回家吃米饭,”
旅行中最大的坑就是那些被网红带火的店。比如三亚某家“网红甜品”,排队1小时价格翻倍,结果就是普通水果捞。其实本地人根本不去。数据统计:80%的游客会去网红店但满意度只有60%你说值不值?
我的提议看到排队超长的店先问问本地人再决定去不去。
现在许多小吃都在抖音上火,不过我觉得真正的美味不需要宣传。比如咸宁的臭豆腐没人宣传但当地人天天吃。不过也有争议:有人觉得小吃应保持原汁原味,有人觉得需要包装才能生存,我个人更倾向于前者毕竟味道才是硬道理。
最后说一句:旅行中的小吃不在贵贱而在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