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今年夏天我做了个疯狂的决定——从云南玉溪一个人跑到内蒙古的五当召玩,说走就走结果呢?累到质疑人生但又忍不住想再来一次,此类又累又爽的感觉或许就是2024年的状态吧,路上碰到的各种人听到的各种新词让我觉得这趟旅行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出游,更像是一场对2024年网络文化的"实地考察",现在想起来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现在大家老说"精神状态好",但详细是啥?其实就是指心理上的感受,开心不开心,累不累有没有活力,就像我那次旅行刚着手精神状态很差累得要死;后来看到草原,精神状态一下子就上来了,说白了就是心情指数但听起来特别专业。现在年轻人聊天十句里有八句会提到这个,好像不说就显得本身不时髦似的,😅
从上学到上班处处都能感觉到"内卷"——明明不想比,但大家都在比没办法只能跟着卷。我在五当召碰到一个90后老师,他说现在连旅游都在内卷,别人去他就务必去青海;别人徒步,他就得穿越,此类恶性竞争让人累但又好像停不下来。我觉得吧适度内卷能进步但过度内卷就是折磨本身。现在流行说"谢绝内卷",但真做到的人有几个呢?🤔
年轻人现在流行"躺平",就是啥也不干随波逐流。但我发现完全躺平也不适毕竟人总要有点追求。我在上认识一个年轻人,他说本身既不想卷也不完全躺平,就想找个中间状态,我觉得这很现实完全躺平或许只适合富二代,普通人还是得找点事干。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工作压力那么大能稍微躺平一点也是进步。😌
这个词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到底是个啥?简单说就是虚拟世界你能在这个世界里做现实里的事。我在五当召的酒店就看到有宣传元宇宙旅游,说以后能够在家"云游"全国,我觉得这听着挺酷但感觉有点虚。毕竟旅游最爽的不是风景,是路上的体验和遇到的人。不过话说回来以后要是能躺着就把世界逛完,那也行啊!🌍
现在不管啥职业都自称"打工人",好像这样就能找到群体认同,我在上听到两个年轻人聊天,一个说本身是"互联网打工人",另一个说本身是"旅游打工人"。明明大家都在奋力工作,但加了"打工人"三个字,感觉就特别有共鸣,这类自嘲式认同可能就是现代年轻人的生存智慧吧。👨💻
这个词让我笑出了声。就是那种不经意炫耀的说话形式说自身多倒霉,结果透露出自身有多厉害。我在五当召碰到一个女生,她说自身"哎呀这破五当召寺庙,人太多了挤都挤不进去",结果转头就发朋友圈说"终于来五当召了,太美了"。此类反差感确实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不过说实话谁还没凡尔赛过几次呢?😜
这个词现在用得特别多,指被某件事突然感动或难过。我在上看到一对情侣吵架,男生说女生"你怎么又破防了",结果女生更生气了。我觉得吧这个词用得越来越泛化,现在连看到个广告都能破防。不过话说回来能让人破防的东西可能就是那些触动咱们内心柔软的地方吧。💔
这个词比"躺平"更极端,就是彻底舍弃,我在五当召碰到一个年轻人,他说自身工作不顺就"摆烂"几天,啥也不干。我觉得吧偶尔摆烂能够,但一直摆烂可能就。不过现在社会压力那么大,年轻人能找到发泄形式也是好事。只是期望这只是短期的,而不是一辈子的选取。🙏
2024年网络热词 | 我的理解 | 采用场景 |
---|---|---|
精神状态 | 心情指数 | 形容本身累不累 |
内卷 | 竞争 | 形容工作学习压力大 |
躺平 | 啥也不干 | 表达不想奋斗 |
这次旅行虽然累但让我看到了2024年的年轻人状态,那些网络热词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反映了大家的生活和感受。下次再有人问我"累并快乐着"是什么体验,我就能好好说道说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