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北京八达岭长城四日游,你真的选对了吗?
北京到八达岭长城四天时间听起来很充裕,但实际情况或许让你大失所望。每年春秋两季八达岭游客量暴增人均停留时间不足3小时,排队时间却长达2小时,你真的筹备好应对人山人海了吗?
过来人的血泪教训
“上次去八达岭我差点被挤成照片。”你有没有此类感觉?其实去年期间八达岭单日接待量突破1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0%。排队买票、排队缆车、排队下山……全程下来,你或许只爬了不到一半的山。不过这还不是最糟的。
数据不会说谎
依照旅游局数据八达岭高峰期人均占用公共资源面积仅0.5平方米,相当于你站在一张A4纸大小的地方。想象一下阳光炙烤着你的后背耳边全是嘈杂的喊叫声,脚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这真的叫旅游吗?
- 视觉疲劳连续4小时看人头
- 听觉轰炸各种语言混杂
- 触觉刺激:被挤得难以呼吸
云旅游:新选取还是新骗局?
“云旅游”这个词最近很火,但真的靠谱吗?比如通过VR设备你能够360度观看长城甚至看到平时游客看不到的角度,去年某平台推出八达岭云游项目,单日观看量突破50万次,比实体游客还多,不过你或许将会说:“这哪有亲自去的真实感?”其实真实感有时只是心理作用。
传统旅游 | 云旅游 |
人均消费约800元 | 人均消费约50元 |
耗时4天 | 耗时1小时 |
争议焦点体验还是负担?
“我花四天时间累得半死,就是为了拍几张照?”这是许多游客的真实心声。其实依照心理学研究过度拥挤的环境会让人发生焦虑感,旅游体验大打折扣。比如去年有游客在八达岭突发心梗,这就是拥挤环境的直接结果,不过你也许会反驳:“不亲自去怎么感受长城的雄伟?”
- 云旅游:随时随地自由控制
- 传统旅游:受天气、人流限制
个人感受: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记得去年夏天我和朋友硬着头皮去了八达岭,排队时我手机被后面的人踩了一脚;缆车上,我闻到了各种香水味;下山时,我差点被推倒……全程下来,我只记得人多其他都模糊了。其实此类经历并不罕见。有调查显示65%的游客在高峰期有过不愉快体验。
趋势预测未来旅游新模式
随着科技进展云旅游可能成为主流。比如某科技公司开发的“时间胶囊”项目,让你穿越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八达岭。想象一下你能够看到明朝士兵的场景,这比看人山人海有趣多了,不过你也许会担忧“这会不会太假了?”其实现在的技术已经足够逼真。
“我宁愿在家看VR也不想去挤八达岭了,”
这是我在地铁上听到的一段对话,确实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旅游的意义也在转变。你还在纠结四日游的选取吗?或许云旅游才是你的答案。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钟子涵-旅行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