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的阳光沙滩还没玩够,突然接到通知要去重庆两江夜游团建?别急着谢绝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许比你想象的刺激百倍!想象一下从热带海滨到山城夜景,180度的视觉轰炸加上同事们的欢声笑语,这波操作到底值不值?今天我就带你揭开这背后的。
其实许多公司团建预算动辄上万,你有没有想过这笔钱花得值不值?比如三亚到重庆的高铁来回就得1000块,再加上两江夜游船票人均300+,一顿特色晚餐人均200三天下来人均花费轻松突破2000,不过你算过没若是把这些钱分给员工做个人旅游补贴,或许效果更好。有调查显示76%的员工更愿意选取补贴而非强制团建。这笔钱花得是不是有点冤?
说真的重庆两江夜游全程约2小时,但考虑到从三亚到重庆需要近12小时的交通时间,这波操作对体力是巨大考验。我有个同事就因为时差和疲劳,在游船上差点睡着。数据显示超过40%的团建活动因为安排不恰当导致参与度低,夜游时你或许闻到江风带来的潮湿气味,听到导游讲解的噪音但更或许感到的是疲惫...
项目 | 三亚 | 重庆 |
气候舒适度 | 90分 | 60分 |
体力消耗 | 低 | 中高 |
其实团建最大的痛点就是——和同事的尴尬互动,你想想在游船上当领队喊"来,大家合唱一首歌"时你的内心OS是不是"救命"?有研究指出超过60%的团建活动因为互动不恰当而效果打折。比如我亲眼见过一个部门在游船上全程玩手机,完全无视团队活动...
应对办法提早在群里发"破冰任务",比如筹备一个家乡小笑话,这样互动自然多起来,或是把大家按兴趣分组喜爱摄影的、喜爱聊天的自动集中,效果比强制互动好太多。
说真的当你第一次看到重庆的洪崖洞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时,那种震撼是真实的,数据显示两江夜游的满意度高达85%,比普通团建高出30%。不过此类惊艳感或许只持续15分钟,剩下的时间你可能发现——其实夜景都差不多,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我有个朋友说他后来发现手机拍的照片和现场效果差了十万八千里...
其实三天两夜的团建意味着你至少要耽误5天工作(算上周末)。有调查显示企业因团建致使的隐性成本(工作延误+重新培训)平均是团建预算的3倍。比如咱们部门那次团建回来后,连续两周都在补进度这波操作到底是放松还是添堵?
化解办法和领导协商把团建时间缩短为周末两天,或选取离公司近的周边游,缩减时间成本。
不过许多公司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团建效果需要持续发酵。数据显示只有28%的团建能持续提升团队凝聚力3个月以上。你有没有发现团建时的欢声笑语第二天回公司就烟消云散了?我见过最有效的方法是,团建后每周五分享一个小故事,把旅行中的愉快延续下来...
这绝对是团建中最值得讨论的话题,数据显示自愿参与团建的员工满意度比强制参与的高出50%。我有个朋友的公司就尝试过"团建基金"制度,员工能够选择参加集体活动或领取等额补贴,结果参与度反而强化了30%。
其实强制团建就像被安排的相亲,表面热闹内心抗拒;而自愿参与就像自由恋爱,即使遇到不喜爱的也能一笑而过,你觉得呢?
喷涌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吧:未来的团建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数据显示定制化、主题化团建的市场增长率达到120%。比如现在流行的"解忧杂货店"主题团建,或是"城市定向挑战"这些活动不仅能放松身心,还能培养应对疑问的技能...
其实的团建应像一场小型冒险,既能看到美景又能学到东西,还能让同事间的关系更近一步,比如咱们能够把两江夜游变成"重庆城市猎人"游戏,在游船上设置解谜环节,这样既保留了夜游的精华,又增长了互动性。
说到底三亚出发去重庆两江夜游这波团建,值不值完全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它。要是你期待的是震撼的夜景和难得的团队时光,那绝对值得;但倘若你觉得这只是一场强制性的工作,那可能就是时间金钱的双重消耗。
不过换个角度想,人生就是一场旅行偶尔跳出日常,看看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自身,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无论这波团建最终怎么样,至少你有了和同事一起创造回忆的机会,不是吗?
编辑:重庆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gonglue.guanxian.org/chongqinggong/161451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