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敢信吗?从江西萍乡出发一天之内就能闯入一个“现实版魔仙堡”,梭布垭石林那叫一个绝——亿万年的石头居然长成了一片片“活化石”,比广西桂林还带感,空气里全是负氧离子拍照随便一拍都是大片,而且现在去人还不多简直就是捡漏天堂。
咱们萍乡老乡们是不是每次想出去玩,都被“太远”“太贵”“人太多”给劝退?其实、其实你不知道恩施的梭布垭石林高铁+汽车组合拳才5个多小时,票价还不到一百块!不过、不过许多人一查攻略就懵了,路线绕得像麻花住宿踩坑,美食没吃对……
萍乡到恩施的高铁其实很方便,虽然要转一次车但总耗时才4.5小时,票价硬座才130块!自驾?别逗了单程500公里油费过路费加起来轻松破300,还累得够呛,其实最绝的是你在恩施站下车后,直接打车到梭布垭门口,也就40分钟车程车费80块左右,而且、而且你想想开车爬山累不累?石林里面根本没停车场,最后还得扛着行李走。
梭布垭石林海拔1000多米,夏天去简直凉快得要命,比萍乡热天舒服太多,不过、不过你敢信吗?去年我去的时候8月份居然碰上了“石林彩虹雨”!那种冷雨打在皮肤上石头上瞬间挂满水珠拍照效果直接拉满,而且、而且现在去游客才每天2000人左右比旺季少了三分之一,对了10月份石林边的野生菌炒肉才10块一斤,比城里便宜一半。
季节 | 优点 | 缺点 |
夏季 | 清凉避暑 | 偶尔下雨 |
秋季 | 价格便宜 | 早晚温差大 |
梭布垭石林门票现在是68元,但你要是会玩其实能省下一半!现在他们推出了“石林+土司城”联票,才108块比拆开买实惠多了。而且、而且你直接在站买票,会有工作人员送你到景区门口,这服务简直绝了!不过、不过你千万留意,景区门口那些“代购”票千万别买,去年就有人被坑了50块,结果票还是假的。
我的提议是:提早在“鄂汇办”APP上订票,有时候会有5折活动。去年我就抢到了34块进石林的机会,爽歪歪!
你敢信吗?石林里温差居然有10度。早上进去或许要穿外套,中午太阳一晒就得脱,我上次去穿了个长袖+薄外套结果中午热得要死。其实、其实最实用的是带个折叠伞,既能遮阳又能挡雨。而且、而且你一定要穿防滑的鞋子!那些石头又湿又滑去年就有人穿着拖鞋结果直接摔了个狗啃泥。对了别带太多零食石林里卖特产的摊子许多,土家族的腊肉干巴才20块一斤,比超市便宜多了。
梭布垭石林有“八百里喀斯特”之称,不过一天时间只能看最精华的。首先、首先“戴冠石”务必打卡,那石头长得像顶拍照特别上镜。而且、而且你去“莲花台”那边,会发现石头居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太神奇了!不过、不过最绝的是“一线天”,两块石头中间就留一条缝,你钻过去的时候阳光从头顶射下来,感觉自身像在穿越时光隧道。
我的独到观点:别只盯着石头看!那些土家族的向导会告诉你,许多石头其实是“活”的,比如“夫妻石”在特定角度看,石头上居然能看出人脸轮廓!
你敢信吗?石林门口那家“老张家腊肉馆”,居然是游客推荐TOP1!他们家腊肉炒土豆片才28元一份,比萍乡的农家乐还便宜。而且、而且你一定要尝尝土家“合渣”,其实就是豆渣炒肉但味道绝了,去年我吃了三碗!不过、不过别去景区里的“招牌店”,价格翻倍不说味道还一般。对了要是你肠胃敏感石林里的“酸汤鱼”千万别点,去年有团友吃坏了肚子。
你猜怎么着?梭布垭石林周边的客栈,现在100块就能住标间,去年我在“石林驿站”订的房,才98块一晚还带卫浴。不过、不过你千万别住景区门口那排“豪华店”,价格翻倍不说隔音还差。而且、而且现在许多客栈都提供“接站”服务,你直接跟老板说一声从站到客栈,车费才30块比打车实惠多了。
我的观察:现在土家族老板特别实在,去年我就遇到一个老板,看我一个人自觉给我加了张被子,还送了杯热茶。
梭布垭石林其实不大但要想看全,至少得4小时。我的提议是:上午9点进景区先看“戴冠石”和“莲花台”,中午12点去“老张家腊肉馆”吃饭,下午2点再看“一线天”和“夫妻石”,4点出景区。而且、而且你一定要记得带个小马扎,累了就坐下来看当地人放羊,那种感觉太舒服了。不过、不过别跟着导游团走,他们都是走马观花还不如自身慢慢逛。
其实、其实梭布垭石林现在最大的争议就是“商业化”疑问。去年我去的时候发现景区里多了不少小摊贩,虽然方便了游客但总觉得少了点原生态,不过、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他们推出了“石林+土司城”联票,其实是在保护资源毕竟过度开发会让石头被踩坏。我的预测是:未来3年梭布垭也许会开发夜游项目,到时候灯光打在石头上,绝对比白天还震撼!
你信吗?从萍乡到梭布垭石林全程不到500公里却像穿越了另一个世界!石头会唱歌空气会跳舞连土家族的腊肉都带着山野的清香。而且、而且现在去你还能避开人潮享受这份独家记忆。不过、不过我务必告诉你,这样的机会不会太多等梭布垭火了,再想去就难了!
编辑:恩施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gonglue.guanxian.org/enshibu/1354912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