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去内蒙五当召旅游小吃?这些痛点你中招了吗?
嘿老铁们,我是你们的旅游“过来人”,每年劳动节都要带家人出去转转。今年去了内蒙的五当召,风景是真不错但说到那边的旅游小吃,我可要好好吐槽几句。不信?往下看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痛点一价格虚高不亲民
劳动节那几天人山人海,咱们到了五当召附近的小吃街,第一感觉就是“贵”!举个栗子:
- 一份普通的烤羊肉串本地人卖10块一串,旅游区要25块。
- 一碗简单的奶茶平时5块,那会儿卖到15块,
- 还有那个所谓的“内蒙特色”炒米,小半碗就卖20块。
我老婆当时就嘀咕“这哪是旅游简直是‘宰客’啊。”后来我们偷偷问当地人,果然是“看游客就涨价”的套路,这事儿你遇到过吗?
痛点二口味一般名不副实
咱们不是没吃过内蒙小吃,但五当召这边的味道确实差点意思,比如:
- 手把肉肉有点老盐味太重感觉像是“为了咸而咸”,
- 奶豆腐有的店直接是超市买来的,根本不是现做的。
- 烤羊排:火候掌握不好外焦里生差点没咬断牙,
我儿子吃了一口烤羊排,直接“🤢”脸:“爸这羊排跟咱们家烧烤摊的差不多啊!”确实名气大味道跟不上,这感觉挺憋屈的。
小提议:提早做功课
后来我们找当地人打听,发现有些店确实不错。比如:
店名 |
推荐小吃 |
人均消费 |
老王手把肉 |
手把肉、烤羊排 |
80元 |
草原奶香 |
奶豆腐、奶茶 |
50元 |
虽然消费比旅游区低点,但味道确实靠谱。所以说提早查查攻略能省不少事。
痛点三:卫生难题让人担忧
劳动节人多小吃摊的卫生状况就有点“一言难尽”。我们遇到几个情况:
- 有的烤串摊铁签子直接放在地上。
- 奶茶店的操作台苍蝇嗡嗡飞,
- 餐具看起来就有点“油腻腻”。
我女儿胆子小看着那些摊子直摇头:“爸爸我不想吃了,”后来我们只敢去看起来干净点的店,但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怎么办?
后来发现一个窍门找那些本地人光顾的店。比如:
- 中午时分看哪家店有本地人在吃饭。
- 观察餐具是不是整洁调料是否敞开放置。
- 尽量选取有门面的小店,卫生相对有保障。
痛点四:排队时间长体验感差
劳动节那几天小吃摊前全是人。我们排队买奶茶足足等了20分钟!旁边还有个游客抱怨:“这哪是旅游简直是‘受罪’!”
更搞笑的是有个摊子前面排长队,结果出来的人说:“就这点东西还等这么久。”真是“排错队了”的典型例子。
我的应对方案
后来我们学机灵了:
- 先转一圈看哪家生意好,哪家快。
- 避开“网红”小吃那些往往排队最久。
- 提前筹备好和手机,避免排队时手忙脚乱,
劳动节旅游小吃也需“避坑”
这次五当召之行风景确实美,但小吃方面确实有不少“坑”,价格虚高、口味一般、卫生堪忧、排队漫长——这些痛点,你中招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旅游嘛,开心最关键。下次去内蒙我会更留意这些细节。倘使你也有同感或是有什么更好的提议,欢迎留言交流。
#劳动节旅游 #内蒙小吃 #旅游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