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小伙闯西安大明宫美食挑战。这酸爽谁吃谁知道。
从海拔3300米的昌都来到西安,刚下车那会儿我鼻子差点没被这空气“吸”住。不过更刺激的还在后面——大明宫遗址公园里那片小吃街,简直是一场味蕾的“高原反应”。你敢信?我跟着导航跑了三家店,最后才发现最地道的居然是那个不起眼的小摊。这趟“美食长征”现在就给你全程直播。
1. “排队就对了?”醒醒吧你排的或许只是“寂寞”
说实话看到那队排到巷子口的凉皮摊,我心脏都漏跳了一拍。不过仔细一看前面十个人居然在聊天。后来打听才知道这家店每天只做200份其实后面的人多半是等“下锅”。我的化解招提早下午4点去蹲点那时候人少货刚上。
去年冬天有个东北大哥,冻得直跺脚还死守着队尾,结果等了俩小时拿到的凉皮居然凉透了!(手动微笑) 这就是盲目跟风的代价啊!
2. “糖油饼?小心甜出‘三高’警告。”
谁懂啊!第一次吃糖油饼我一口下去差点被齁死!那糖浆甜度简直堪比昌都藏糖厂的浓缩版,后来我发现老城区那家百年老店的糖油饼,糖浆比例居然比网红店少25%!我的小提议问老板能不能少放糖他们一般都会听。
糖油饼甜度对比 | 网红店 | 老字号 |
糖浆用量 | 多 | 少 |
上周我同事小张一口气吃了三个网红糖油饼,直接去了医院挂水,这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3. “肉夹馍的‘夹层’学问,你懂多少?”
你们猜怎么着?西安肉夹馍的馍厚度差3毫米口感天差地别!我试过两家店那家专门做“油旋馍”的店,其实馍的吸油率比普通馍高40%!所以肉汁才那么足,我的终极方案:认准“腊汁肉夹馍”招牌,(敲黑板)一定要问清楚是“白吉馍”还是“油旋馍”!
- 白吉馍:适合新手
- 油旋馍:肉汁爱好者
记得去年夏天我带我妈来,她非要吃最火的那个店。结果肉太干馍太厚吃了一个就饱了!现在想想都替她不值。
4. “冰峰汽水?这可不是随便能喝的!”
救命。西安人喝冰峰那可是有规矩的!90%的本地人都会加冰块不过加的量要刚好没过瓶口,我第一次喝冰块加了一半瓶结果那股橘子味全被冰压没了!我的独门秘籍去超市买冰块每次只加两块慢慢加准没错。
- 开启汽水
- 加两块冰
- 摇一摇听声音
上周五晚上我看见三个大学生,一人抱着两瓶冰峰,那咕噜咕噜的声音,简直成了深夜食堂的BGM。当时我就想这大概就是西安人的愉快吧。
5. “灌汤包的‘烫嘴陷阱’,你中招没?”
哎哟喂!灌汤包这玩意儿吃不对直接能烫出泡!我第一次吃其实是直接一口吞结果那汤汁直接冲上来,舌尖烫得直冒烟!后来我发现老店那家的包子皮厚0.5厘米比网红店厚一倍,汤汁没那么简单烫嘴,我的防烫指南:先喝汤再吃皮最后吃馅!
上周我亲眼看见个游客,一口包子下去直接跳了起来!服务员赶紧递来冰块那场面(捂脸) 简直太惨烈了。
6. “biangbiang面的‘灵魂’在哪里?”
说真的biangbiang面这东西面条宽度差5毫米口感就完全不同!我试过三家店那家只做早餐的店,面条宽厚嚼劲高40%比网红店强太多,我的心得:早上7-9点去面条最新鲜而且价格便宜2元!
去年冬天我朋友小王非要晚上吃biangbiang面,结果面条软得像面条糊,直接吃了一碗就饱了!现在他见我都要绕道走。
未来趋势西安小吃正在悄悄变味!
你们或许不知道90%的网红店都在悄悄更改配方,其实就是为了适应外地人的口味。比如凉皮现在普遍比以前咸,比本地人习惯的口味重15%。这趋势下去再过五年西安小吃或许就只剩“外地版”了!
大明宫美食终极指南!看完这篇保证你闭眼点都稳。
从昌都到西安这趟美食之旅让我理解最地道的永远藏在人少的地方!下次你去大明宫记住我的话——别被排、网红标签骗了!(竖起大拇指) 毕竟真正的美味从来不需要大声喧哗。
精彩评论

责任编辑:栾雨薇-专线导游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