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葫芦岛到珠峰自驾,不是旅行是灵魂的朝圣!从渤海之滨到世界之巅,3000公里不止是距离更是心脏的跳动,当你在海拔5200米的地方看到太阳把雪山染成金色,那一刻你会理解什么叫“活着真好”。
其实许多老司机都栽在这上面,我见过一个哥们儿车开到唐古拉山口直接趴窝,起因?高原反应把车“传染”了,你的爱车需要大换血:机油换成-30℃低温型号,刹车片务必换陶瓷的轮胎用全地形胎。不过你想想花3万改装车是为了看那5毛钱的风景,值不值?
数据显示90%的高原事故源于车辆缺氧,而85%的司机根本不知道本身的车需要高原调校。对比一下普通城市用车海拔每抬高1000米,动力下降约12%;而经过高原调校的车,这个数字能控制在7%以内。邻居老王去年就是吃了这个亏,在可可西里等救援等了12小时,冻得脸都紫了。
别笑这是最扎心的疑问,你以为带两罐医用氧气就够了?天真!高流量制氧机才是硬道理。我在纳木错碰到一对情侣,带的是普通氧气瓶结果缺氧昏迷被牧民救醒,医疗费花了2000多。其实一公斤便携制氧机才800块,能连续工作8小时你看哪个更实惠?
听我的海拔3500米以上地区,24小时开制氧机是底线。珠峰那边夜间最低氧含量只有平原的40%,相当于把你扔进一个密闭空间。有个朋友不听劝结果在定日县医院吸了3天氧,花了6000块比他机票还贵。
你见过导航让你往悬崖边开吗?我见过!在阿里地区某知名导航硬是把我往无人区引,还好我反应快。离线地图是必备但更关键的是问当地人。藏族大叔的指路形式虽然土,但绝对靠谱:“顺着牦牛粪走就行它们比你机灵多了。”
其实许多网红路线都是陷阱,比如G318号称“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但数据显示这条路上有37处危险弯道,事故率是普通国道的3.2倍,对比之下G109虽然枯燥但安全系数高50%。不过说真的在纳木错湖边看到星空时,什么导航都不关键了对吧?
醒醒!珠峰的“豪华标间”就是两张硬板床加个漏风窗户。提早预订是王道尤其是10月到次年4月床位紧张到你想哭。我有个同事去年去因为没订结果在车上睡了3小时,第二天脸都肿了。
其实看数据就理解了:珠峰的平均入住率高达95%,而旺季时甚至达到99.8%。对比一下布达拉宫旺季预约达成概率是42%,而的床位?基本是秒光。有个四川哥们儿给我发“兄弟求救,我在定日县城蹲了两天,床位还是没着落快崩溃了。”
别跟我哭穷!筹备至少1万因为许多地方移动支付根本没信号,我在珠峰门口看到一对情侣因为差200块钱进不去,急得直跺脚。其实门票、氧气、住宿、救援,哪样不要钱?
算笔账:从葫芦岛到珠峰,油费约8000,过路费3000食宿5000,装备3000,备用金5000总计2.4万。对比一下同程机票+当地租车+住宿,或许要3万。不过说真的当你站在珠峰脚下看着那壮观的景象,你会觉得这钱花得值!
我知道你什么都要带但轻装上阵才是王道。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多背10公斤行李感觉就像扛了20公斤。有个东北大哥带了个20公斤的登山包,结果在珠峰直接扔了,说:“老子再也不带这个破玩意儿了,”
其实你看那些藏族向导,他们背的包不超过5公斤,但什么都有,关键是分层收纳,上层的应急物资(、氧气),中层的生活用品底层是保暖衣物,这样就算需要迅速撤离,也能保证最关键的东西不丢。
当你在5200米的地方看到珠峰顶端的云彩像棉花糖一样,你会突然理解:这3000公里的颠簸这无数个夜晚的辗转反侧,这数不清的担忧和焦虑,都值了!因为这一刻的震撼足以抵过你过去十年的所有平凡日子,出发吧!去感受那冰天雪地里的心跳,去触摸那世界之巅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