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你敢想象吗?舟山的海风还在耳边呢喃,色季拉山的云海就已经在眼前翻腾。海拔4500米氧气含量不到平原一半,这不是旅行这是用生命去触摸天空。
其实许多“硬核”驴友都栽在这里——
不过别急作为踩过无数坑的老司机,今天就把这些血泪教训全告诉你!
舟山到色季拉山直线距离2000公里,但实际路程超过3000公里。去年有团队贪图便宜选了某“特价团”,结果在川藏线上被困3天,提议路线舟山→上海→成都→林芝(飞机),再包车进山这样能缩短2天车程。
其实你看飞机比大巴贵不了多少,但能多活两天!(触觉飞机降落时耳朵的闷压感,比高反不适多了)
交通办法 | 时间成本 | 舒适度 |
全程自驾 | 5-7天 | ★★ |
飞机+包车 | 2天 | ★★★★★ |
去年有哥们儿提早一周吃红景天,结果3000米就缺氧!正确做法先去林芝适应2天再轻装上阵。其实最有效的不是药是放慢脚步——色季拉山门口那个标志牌,去年统计显示70%的人在这里停下喘气。
不过你留意看本地牦牛爬坡比你还稳当呢!(视觉:牦牛的毛像厚实的棉被,人类穿3件冲锋衣都打颤)
去年有个女游客带了个小挎包,结果被罚款500元。因为色季拉山条例所有垃圾务必带下山。其实你想想紫外线强度是舟山的3倍,那防晒霜不是涂是往脸上糊水泥!
触觉感受:高原的风刮在脸上像砂纸打磨,戴个普通口罩根本没用!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色季拉山的观赏期只有4周!去年有团队8月去结果遭遇泥石流,数据很扎心:9-10月事故率是5-6月的5倍。
不过你猜怎么着?去年期间有个上海团,因为提早一周废止行程,反而捡到了林芝酒店3折的漏!
去年有个90后女白领带了个“省钱攻略”,结果最后花了1.2万,其实你看色季拉山门票+索道+向导,光这几项就够舟山一周游的全部预算了!
去年有个游客对着经幡比V,被僧人当场喝止。其实你想想色季拉山是藏传佛教圣山,那些转山的人走3天你凭什么随便闯?
视觉冲击:转山队伍像一条移动的经幡带,比舟山最长的队伍还震撼。
去年有团队遇到暴雪幸亏带了卫星电话。其实你看看色季拉山景区条例每辆车务必配急救包,去年有游客因为这点条例救了本身一命。
不过最关键的是(触觉记忆)去年有个游客告诉我他摸到山神庙的石头是温的,后来才理解那是自身手心发热的错觉...
关于色季拉山是不是适合普通游客,其实一直有争议。去年有位登山教练提出:“海拔不是门槛心态才是”,但你看去年统计数据显示,90%的意外都发生在“经验丰富”的游客身上。
其实换个角度看色季拉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你对生命的敬畏程度,去年有个退休教师在山脚就转身返回他说:“我赢了这场仗不是输了。”这类清醒比登顶更有价值!
当你在舟山的沙滩上看到远方的雪山,当你在色季拉山顶看到东海的日出,你会发现——原来山海之间,隔着的不是距离而是你自身的心。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