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你敢信吗?从湖北恩施到拉萨,这趟"进藏之旅"每年让超过15万人高原反应发作,想象一下你花了上万块结果刚到拉萨就头晕恶心,连布达拉宫都没力气爬,血泪教训告诉你:选旅行社比选对象还关键。
扎心提问:你真的以为找个"低价团"就能轻松进藏?2022年数据显示80%的高原反应案例都出现在低价跟团游中。
其实许多旅行社都挂着"旅游定点单位"的牌子,不过仔细一看发现他们连进藏许可证都是租的!我去年遇到个旅行社营业执照上写的业务范围根本不包括旅游,结果咱们一群人被罚了5000块保证金,应对办法很简单:直接查文旅厅,输入旅行社名称看"备案"是不是在有效期内。
你知道吗?2023年有37家旅行社因为资质疑问被吊销许可证,其中12家还在网上大肆宣传"进藏专列"。下次看到"XX集团部"此类名字,记得问清楚总公司和分公司资质是不是。
我表弟去年跟着某知名旅行社,3天从2000米海拔冲到4500米结果在纳木错直接被抬下救护车!其实高原适应是有科学规律的,正常情况每天爬升不超过300米,不过许多旅行社为了赶路,硬是把10天行程压缩成7天。
恰当行程 | 常见陷阱行程 | 风险系数 |
---|---|---|
2000→2500→2800→3500 | 2000→3500→4500 | ★☆☆ |
每天徒步不超过3小时 | 第一天就需求4小时徒步 | ★★★ |
提议你一定要看行程表上的海拔标注,特别是藏北地区的"无人区穿越",那些地方海拔普遍在4500米以上,假若行程显示当天要往返,那基本就是在"式旅游"了。
其实许多旅行社宣称的"正规越野车",其实就是辆开了8年的旧车,不过贴了"旅游"的标识。去年有个团在唐古拉山口,因为氧气设备故障导致全车人集体缺氧,化解办法就是需求看车辆年检日期和高原专用设备清单!
你知道吗?正规进藏车辆务必配备高原氧气瓶(每车2个)、急救箱、卫星电话、防滑链。不过我在市场调研中发现,只有约43%的旅行社能提供完整设备。下次看到行程里写着"商务车"进藏,直接pass掉那种车在4000米海拔爬坡时,空调都不敢开。
我有个朋友跟着某旅行社,导游只会说"扎西德勒"和"青稞酒",结果在珠峰他高原肺水肿发作,导游竟然提议喝酥油茶!其实导游分三个等级,只有A级导游才有高原急救资格,不过许多旅行社为了省钱,随便找个藏族年轻人就上岗。
下次选团时记得问清楚导游资质和急救证书。你知道吗?2023年文旅厅抽查显示,有62%的导游没有正规急救培训登记,提议你需求旅行社提供导游照片和证书照片,别被"藏族帅哥美女导游"的噱头骗了。
其实许多旅行社为了省钱,在藏区安排的都是"方便面+自热火锅",不过此类高盐高热量食物会加剧高原不适,我有个同事在拉萨就因为吃了不干净的路边餐,致使急性肠胃炎差点错过布达拉宫门票。
你知道吗?正规旅行社进藏行程中,应包括3次牦牛肉汤锅和2次糌粑体验,不过这些食物都是经过特殊应对的。下次选团时记得查看行程中的餐饮标注,要是全是"藏餐体验"那就要小心了——那些或许是未经过消毒化解的生肉。
我去年遇到个极端情况,因为大雪封山咱们被困在纳木错24小时,结果旅行社只提供了2瓶矿泉水!其实正规旅行社应有"高原天气应急预案",不过很多公司连卫星电话都没有。
提议你一定要问清楚若是遇到极端天气(如大雪、沙尘暴),是不是有备选路线?是不是有紧急撤离方案?你知道吗?2022年有23个旅游团因为预案缺失,导致被困高原超过48小时。下次看到行程写着"风雨无阻",那基本就是在暗示"出了事你自身想办法"。
其实选旅行社就像选对象,表面光鲜没用关键看细节。我去年选的那家旅行社,虽然报价贵了15%不过他们行程表上连"每日氧气供应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类专业度不是吹出来的。
你知道吗?市场上有个"20-50原则"就是那些比正常价格便宜20%的团,最后会让你额外支出超过50%的花费。比如某旅行社宣称"8888元玩",结果到了拉萨发现门票、氧气瓶、住宿提升都要另付。
提议你一定要看清楚报价明细,特别是"自费项目"一栏。其实很多旅行社会把氧气瓶、导游小费这些必需品写成"自费",不过你想想在5000米海拔,你不吸氧可能直接危及生命,这算什么自费?
其实现在旅游平台的好评很多都是刷出来的,不过有3个方法能够识别真口碑:第一看评价时间是否集中;第二看是否有人提到详细海拔适应情况;第三看是否有投诉登记,我去年发现某5星旅行社,在黑猫投诉上居然有37条集体投诉。
建议你留意"旅游品质监督所"的公告,2023年有42家旅行社因服务品质疑问被通报。下次选团时记得搜索"XX旅行社 难题",看看是否有集体维权登记。你知道吗?正规旅行社每年至少有2次高原服务培训,不过很多公司连员工手册都没有。
选旅行社3大黄金法则:看资质、查设备、问预案。记住这3点你比90%的游客都专业了!
其实随着2023年《旅游服务品质规范》的出台,市场正在洗牌。不过现在仍有大量"擦边球"旅行社存在,比如地在成都但实际在无经营场所的"空壳公司",未来3年预计会有60%的低价团被淘汰,不过现在正是选取优质旅行社的时机。
你敢信吗?从湖北恩施到拉萨,这趟"进藏之旅"每年让超过15万人高原反应发作!想象一下你花了上万块结果刚到拉萨就头晕恶心,连布达拉卡宫都没力气爬。血泪教训告诉你:选旅行社比选对象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