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告别许昌的闷热一头扎进张家界的童话世界,三天两夜芙蓉镇的水车吱呀转天门山的云雾让你失重,刺激吗?不过钱包瘪不瘪?别眨眼这波血泪经验让你明理解白玩得爽,钱花得值,
扎心了, 你是不是也这样?朋友圈刷到张家界美照,心痒痒就定了票结果发现攻略全是“人均XX元”,可你带的钱够不够?行程赶不赶?住宿坑不坑?别装了过来人都懂这滋味,
许昌到张家界其实高铁真不慢,我查了下大概8-9小时票价二等座在¥300-400左右。你想想从家到高铁站再到张家界站,折腾下来也够累的,不过高铁的好处是变通啊。想走就走想回就回行李还能直接带到站。飞机呢?直飞少多半要转总耗时或许差不多,但机票¥600+起步有时候还赶不上高铁便宜。其实、其实我那次就选的高铁,虽然累点但坐下来看看窗外,也是一种享受嘛。记住提早订票,节假日那价啧啧不敢想,
芙蓉镇晚上那灯光,美得像画。但住宿价格那叫一个水涨船高。你想景区里位置好看得见瀑布的客栈,¥300-500是常态,不过其实稍微往外走一点点,或选那种家庭式的¥150-250也能搞定个干净带独卫的。我有个朋友就住过¥80的青旅床位,不过那条件...嗯体验感嘛,就那样。我的提议是别图便宜住太偏的,玩起来不方便。也别一上来就住最贵的,看看评价。那种说“老板人超好位置超方便”的能够参考下,算下来,两天住宿中档选取人均¥400左右,算恰当。
天门山! 这绝对是重头戏!玻璃栈道、盘山公路、通天大道,每一处都让你心跳加速。票价¥258/人这是旺季的价格哦!学生票、老年人或许有优惠,但不多。而且一定要提早网上买!现场排队买要么没票,要么加钱。芙蓉镇本身不收门票但里面的商业街吃吃玩玩,不知不觉就花了钱。算上交通票(上山下山缆车+索道+环保车),天门山一天下来人均¥300+是打底的。三天下来光门票和必体验项目人均¥600左右,这还是精打细算的。
张家界那土家菜香啊!腊肉、三下锅、社饭想想都流口水。芙蓉镇晚上那烧烤摊滋滋作响香气扑鼻!不过警惕!景区里的餐厅价格普遍偏高,分量可能还少。我亲眼看到有人点了个“土匪猪肝”,¥80,结果一小盘子够谁吃?我的经验是看到人多、本地人多的店,可以去试试。或去当地人住的小区附近找吃的,性价比高多了,自身带点干粮、水也能省不少。一天正常吃三餐稍微吃点好的人均¥100-150,三天就是¥300-450。你要是敞开了吃那肯定不止。
从高铁站到芙蓉镇,打车¥80-100左右。景区内部天门山和芙蓉镇之间没有直达公共交通,要么打车要么坐那种景区穿梭巴士(假使有)。芙蓉镇里,就是步行爬坡下坎脚板会叫苦!天门山内部各种缆车索道,已经包括在门票里了。这部分花费主要是进出景区的交通。比如去天门山打车去可能¥100,回来¥80,算上几次打车和可能的巴士费,三天下来交通费人均¥200-300差不多。不过你住得近或是腿脚利索,可以省不少。
你看,算下来三天两夜交通+住宿+门票+吃饭+交通,差不多人均 ¥300(路费)+¥400(住宿)+¥600(门票)+¥400(吃饭)+¥250(交通) = 约¥1950。这只是一个大概数丰俭由人,但我想说的是钱花在刀刃上! 别为了省几十块错过玻璃栈道,或住得离瀑布老远听不见水声,你看那些拍照瀑布就在眼前水汽扑面而来,那感觉多巴胺直接飙升!此类体验钱买不来。我的主张是恰当预算但别抠门到牺牲核心体验。比如天门山索道、玻璃栈道、99道弯公路,这几个务必体验到位!芙蓉镇晚上逛逛夜景白天看看瀑布,感受下土家族风情值!至于那些非必要的附加项目,比如什么VIP通道、导游讲解(除非特别需要),可以再考虑。
第一天:许昌出发坐高铁到张家界(或先到长沙转车),下午或晚上抵达芙蓉镇,找好住宿,安顿下来晚上逛逛古镇,吃点夜宵感受下水车的吱呀声和古镇的宁静。视觉上灯光勾勒出的古镇轮廓,很美,
第二天:全天天门山!一早出发早点去排队买票(假若没提前买的话)。从山顶玩到山底坐世界最长的高山客运索道下来,再坐环保车去玻璃栈道,最后坐悬崖绝壁上的世界最长单线循环箱式观光缆车下山。这一天你会感觉腿不是自身的,但超值!听觉上是缆车运行的声音,是风声是本身的心跳声,
第三天:上午在芙蓉镇再逛逛看看清晨的瀑布拍拍照。可以去附近的土家风情园看看(门票另外算,¥100左右看兴趣)。下午适时返回坐高铁回许昌。触觉上是清晨微凉的空气是瀑布溅起的水珠打在脸上的感觉。
许昌到张家界芙蓉镇三日游,大概筹备人均¥2000左右是比较稳妥的,省一点可能¥1500也能走但也许会在住宿、吃饭或是体验上打折扣,要是想玩得更舒服、体验更全,那¥2500+也花得出去。关键在于你想要什么样的旅程? 是走马观花还是深度体验?想好了预算自然就清晰了,别怕花钱怕的是花了冤枉钱或因为省小钱而错过了大风景!去吧去感受那山那水那人绝对不后悔!
许昌出发张家界芙蓉镇三天,风景炸裂预算不炸!
看完这篇心里有谱没?别犹豫计划起来出发!
编辑:张家界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gonglue.guanxian.org/zhangjiajiegl/2003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