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起初以为去厦门毓园要花不少钱,结果发现其实没那么贵,)
(不过若是你是自由行的话,总花费或许还会更变通一点,)
(抚州到厦门毓园的自由行旅程不仅是一段跨越地理距离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与自然的邂逅,)
(在这段旅程中你可感受到抚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欣赏到厦门的海滨风情,还能在毓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真的挺值得的,)
(从抚州出发可选取乘坐高铁至厦门北站,全程约3小时,)
(抵达后可搭乘公交车或打车前往毓园,方便快捷,)
(不过高铁票有点小贵,二等座大概得300多块,)
(但提早买票的话有时候能抢到折扣票,比原价便宜几十块这就得靠运气啦,)
(还有高铁站一般离市区有点远,得先打车过去这点要留意,)
(厦门市区经济型酒店标准间: 约200元晚,)
(倘若预算紧张也能够考虑青旅或民宿,价格会更亲民若干,)
(不过住得好一点,第二天精神状态也会更好,对吧?)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8:00-17:00(周一闭馆))
(毓园: 免费开放无需提早预约,)
(不过部分展览或许需要预约,提议提前查看信息避免白跑一趟。)
(园内设施齐全适合家庭出游。)
(其实从抚州到厦门并不复杂。)
(高铁最快只要3小时,票价约150元,)
(不过提前买票淡季能省不少钱。)
(比如我上次坐的是早上7点的车,便宜又舒服睡醒正好到站。)
(对了记得到时候留意余票。)
(提议上午抵达厦门先游览毓园欣赏林巧稚纪念馆和优美的园林景观;)
(下午可前往周边的海滨公园散步,感受海风拂面,)
(毓园不大但景点很集中。)
(进门左手边是林巧稚纪念馆,右手是林氏雕塑。)
(提议上午先逛纪念馆。)
(这样一天下来感觉特别充实。)
(厦门的美食以海鲜和小吃为主。)
(沙茶面是厦门更具代表性的面食之一,汤头浓郁配料丰富;)
(海蛎煎则以新鲜的海蛎为主料,口感鲜嫩多汁;)
(土笋冻、花生汤等传统小吃也不容错过。)
(吃货们别错过这些美味!)
(预订门票为了避免排队等候提议提前通过网站或第三方平台预订毓园门票。)
(旅行团将带您游览厦门毓园,这是为纪念林巧稚大夫而建的一座美丽公园,位于鼓浪屿上。)
(游客可欣赏到毓园内精美的园林景观和林巧稚大夫的故居,理解这位伟大女性的事迹。)
(团队还安排了专业的导游讲解,让您的旅行更加充实有趣。)
(旅行团包括交通、门票、导游服务等花费,让您的旅行更加便利省心,)
(抵达毓园的办法有多种,可乘坐厦门轮渡抵达鼓浪屿,然后步行前往;)
(也可乘坐厦门地铁2号线至“厦门大学”站下车,换乘公交29路至“鼓浪屿”站下车再步行前往;)
(或乘坐公交至“轮渡码头”站下车,乘坐轮渡至鼓浪屿后步行抵达。)
(其门票价格为30元人,门票包括了园内所有景点的游览。)
(游客从毓园的正门进入后,可依次游览各个景点。)
(作为一个从大丰来的游客,厦门给我的感觉真的很好。)
(毓园虽然不大但那份宁静和敬意让人难忘。)
(鼓浪屿的慢生活节奏也很适合放松心情。)
(而且这里的风景真的很美,随手一拍就是大片。)
(夏天来了是不是都想着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今天咱们就聊聊从抚州出发去厦门玩的攻略吧。)
(厦门真的是个超棒的地方,既有美景又有美食特别是毓园、鼓浪屿这些地方简直让人流连忘返。)
(抚州到厦门毓园大型旅游团,活动旨在让游客深度体验两地独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该旅游团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中老年朋友,还是热爱探险的青少年都能在旅途中找到属于本身的乐趣。)
(旅行团将参观涵盖抚州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如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等。)
(抚州与厦门一北一南,虽相隔千里却有着不同的风情和故事。)
(抚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承载着厚重的华夏文明;)
(而厦门则以其特别的海滨风光和现代都市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
(从抚州到厦门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场文化的碰撞和心灵的洗礼,)
(本攻略将带领读者深入掌握抚州至厦门毓园的深度游体验。)
(毓园门票30元人节假日人多,早去早享受。)
(鼓浪屿轮渡别赶晚。最后一班轮渡17:30错过只能等第二天。)
(美食街留意价格!中山路小吃琳琅满目但别被宰提前问价。)
(周边景点推荐2025最新体验:2025年厦门新增了多处夜游项目,比如鼓浪屿灯光秀、环岛路骑行夜等。)
(其实晚上去曾厝垵逛夜市也超有意思。)
项目 | 花费 |
---|---|
高铁票(抚州→厦门) | 约150-300元 |
住宿(经济型酒店) | 约200元/晚 |
门票(毓园) | 30元/人 |
轮渡费(鼓浪屿) | 单程约35元/人 |
餐饮(日均) | 约100元/天 |
( 去一次厦门毓园大概花个1000-2000元左右,完全没疑问。)
(倘若你追求更高品质的体验,那花销也许会更多一点。)
(但不管怎样这趟旅程绝对值回票价!)
( 想说一句:厦门真香!)
编辑:厦门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gonglue.guanxian.org/xiamenfeng/175549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