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从河南漯河的平原出发,一路向西穿越高原荒漠,最终站在世界之巅的脚下,空气越来越稀薄雪山越来越近每一次呼吸都像在挑战极限,这趟旅程不是简单的旅游是灵魂的洗礼,你敢来吗?
“我花了两万块结果高原反应直接把我撂倒,钱和时间都打了水漂,”
其实许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你以为筹备好就行?其实没那么简单,高反、路况、花费哪一样都能让你措手不及,不过别担忧我来给你拆解清楚让你少走弯路。
漯河到珠峰单程至少得筹备1.5万到2万块,这还是基础款,你或许会说“我节约点不行吗?”其实真不行高原地区物价是平原的2-3倍,而且还得预留应对突发状况的钱,时间上至少要7-10天别想着速战速决,高反可不是闹着玩的。
装备方面冲锋衣、抓绒衣、高帮徒步鞋、保温杯、氧气瓶,一样都不能省,我有个朋友就因为没带保温杯,在冻得直哆嗦后来花大价钱买了个品质不好的,简直是雪上加霜!
确实舒服但漯河到拉萨的要30多个小时,而且座位票难抢。自驾呢?虽然自由但路况复杂尤其进藏路段,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对车辆和驾驶技术都是考验。我提议漯河到西宁坐西宁租车进藏,这样既省力又变通。
方法 | 时间 | 花费 | 优点 |
直达 | 30+小时 | 800-1500元 | 省心可逐步适应海拔 |
自驾 | 5-7天 | 3000+元 | 自由风景尽收眼底 |
高反是最大的拦路虎。出发前一周每天喝红景天泡水别嫌麻烦,这玩意儿真有用。到了高原动作一定要慢别一激动就跑跳。我亲眼见过有人刚到拉萨就冲出去狂拍照片,结果直接倒路边吸氧那画面太酸爽。
其实高反因人而异。年轻人不一定就好我遇到过30岁壮汉比60岁老人反应还严重。别迷信年龄该谨慎还是要谨慎。氧气瓶备一个别等缺氧了才想起买那时候价格能翻倍!
我推荐走漯河-西宁-拉萨-珠峰-拉萨-西宁-漯河这条线。为什么绕个大圈?因为直接走珠峰路线海拔提升太快风险太大。西宁到拉萨这段海拔逐步抬高,给身体适应时间。珠峰那边一定要留足时间天气好的时候,雪山直插云霄那感觉太震撼了!
其实许多人会忽略纳木错,觉得绕远。不过去了你就知道那湖蓝得不像话绝对值回票价。而且从纳木错到珠峰,海拔是下降再上升这样更安全。
高原地区的住宿条件有限,但尽量选带氧吧的酒店。比如拉萨的八廓街附近,有许多性价比高的客栈,300块就能住得舒服。珠峰那边条件更差大多是铁皮房,晚上零下十几度一定要带厚睡袋!
我有个同事为了省钱选了个几十块的青旅,结果晚上被冻醒好几次,第二天脸都冻僵了。其实多花一两百能睡个好觉,这钱花得值。
高原反应的一大表现就是消化不良,吃饭要少食多餐别一顿吃太饱。藏族食物以牛羊肉为主,能够适当吃点但别过量。我提议自身带点巧克力、棒,关键时刻顶用。
其实高原的水特别难喝,又咸又涩,不过为了补充水分还是得硬着头皮喝。保温杯一定要带热水喝起来舒服多了。
藏族人民淳朴善良但有些习俗要掌握。比如进寺庙要脱帽不要用手指指佛像,转经筒要顺时针转,这些小细节当地人很看重。我见过有人直接冲进寺庙拍照,结果被僧人拦住那场面太尴尬了。
其实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藏族同胞的热情会让你觉得这一趟更值了。
到了珠峰你会被震撼到说不出话。那雪山不是照片能比的真的太壮观了!不过拍照时要留意高海拔紫外线强,别长时间直视太阳眼睛受不了。
其实珠峰的景色,取决于天气。好天气下雪山清晰可见;坏天气下,或许就是一片灰蒙蒙。多留几天别急着走。
未来趋势?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珠峰的游客会越来越多。不过环保压力也会增大以后或许会有更多限制。想去的话还是趁早。
站在珠峰看着世界之巅,你会突然理解那些辛苦和付出,都化作了眼前的壮丽。这一趟不是简单的旅行是给自身的一次极限挑战!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