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玉溪出发车轮滚滚向,这不是普通的旅行这是灵魂的朝圣,从彩云之南到世界屋脊,每一步都是心跳加速的冒险。你敢不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极限挑战?
其实咱自驾去的人不少,但真正能平安顺利抵达的没几个。你有没有被问过“你真敢开车去?”、“高原反应会不会要命?”此类扎心疑问?别不信这就是现实。每年都有车辆抛锚在半路,有人因为高反躺进医院,甚至还有永远留在了路上的……
你真的研究过地图吗?玉溪到拉萨最经典的路线是G214+G318,全程约2200公里。不过我告诉你这条路其实有坑!比如香格里拉到德钦段,那山路十八弯弯道半径小得吓人,许多新手司机直接晕车。应对办法?提早用手机导航标记危险路段,离线地图而且一定要避开雨季!去年7月就有20多辆车困在怒江桥塌方现场,整整3天出不来。
路线 | 里程 | 高反风险 |
G214+G318 | 2200km | 中高 |
G56+G6 | 2800km | 低 |
你那辆小车真的适合进藏吗?去年有个哥们开轿车来,刚到芒康发动机就报。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普通车功率会下降30%以上!应对办法?提早做高反调校换上高原专用机油而且轮胎务必提升成全地形胎,我亲眼见过一辆哈弗H6在东达山爬坡时,排气管冒黑烟跟烧锅炉似的,最后还是被救援拖下来的!
其实我特别看不惯那些卖抗高反药的,都是智商税!真正管用的只有慢慢适应。你留意看专业车队都是从昆明着手,每天爬升不超过500米。应对办法?出发前3天着手吸氧而且车上常备葡萄糖。记得去年在折多山遇到一个老司机,他随身带了个小氧气瓶,一感觉头晕就吸两口这招真绝!不过我务必提示吸氧只是临时措施根本还得靠身体适应。
高反症状对照表: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9月进藏的人特别多?其实那正是雨季尾声路面状况最差的时候!化解办法?时间是10月中到11月初,这时候天气稳定而且避开了高峰,不过我必须说这个季节温度低到零下,你那件薄外套根本不够看。我朋友去年10月去在唐古拉山口差点被冻僵,后来发现车里备的羽绒服成了保命神器!
温度变化实况:林芝(2800米):白天15℃ 夜晚5℃
拉萨(3650米)白天10℃ 夜晚-5℃
珠峰(5200米):白天0℃ 夜晚-15℃
你以为油费+过路费就够了?天真。我算过账单人单次成本至少1.2万,你留意看维修费才是大头——去年在拉萨修个空调滤芯花了800块,比玉溪贵3倍,化解办法?提早在本地把车保养好,而且学会自身换轮胎,我亲眼看见有车队带了个小工具箱,本身换备胎这能省不少钱。不过我必须警告高原上手机信号不好导航经常失灵,所以纸质地图还得备一份。
油费:约5000元(算上高油耗)
过路费:约2000元
食宿:约3000元
维修:预留4000元(非必需但必备)
你真的理解藏族文化吗?去年有个游客在寺庙里大声喧哗,结果被僧人赶出来。化解办法?出发前看几本关于的书籍,而且学会几句简单的藏语。其实藏族人特别淳朴你真心尊重他们他们会热情得让你惊讶,不过我必须提示在拉萨街头随便给流浪狗喂食或许惹麻烦,因为当地有特殊信仰观念。记得在羊卓雍措我遇到一位老阿妈她持续要给我倒酥油茶,那份温暖至今难忘!
未来趋势预测:随着川藏铁路建设推进,自驾进藏的人可能将会缩减,但玉溪出发的路线反而会火!因为相比成都玉溪出发能避开主要拥堵点,而且沿途风景更原始。
你有没有想过最坏的情况?比如车子彻底抛锚在无人区。解决办法?车上必须备对讲机而且离线地图,去年在芒康县外一辆车陷进泥里幸亏带了卫星电话才沟通上救援,不过我必须强调救援不是万能的——去年就有个团队等了36小时才等到救援,期间靠干粮和矿泉水硬撑。记得在色季拉山咱们遇到暴雪整个车队被困4小时,后来发现有个司机带了军用电炉,这简直救了大家一命!
对讲机频道设置提议:
从玉溪到拉萨这条路转变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你看待世界的途径。每过一个垭口每见一次星空你的灵魂都在被重新塑造!现在你还敢出发吗?